Macleaya cordata (Willd.) R. Br.
博落回(拉丁学名:Macleaya cordata (Willd.) R. Br.)(图考长编),别称:
落回(四川),
喇叭筒、喇叭竹、山火筒、空洞草(浙江)、号筒杆、号筒管、号筒树、号筒草(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孔、湖南、广西、贵州)等。
博落回罂粟科,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,基部木质化,乳黄色浆汁。中空,上部多分枝。叶片常呈淡红色;叶柄上面具浅沟槽。大型圆锥花序多花,顶生和腋生;花芽棒状,近白色,萼片黄白色;花丝丝状,花药条形,子房倒卵形至狭倒卵形,蒴果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,种子卵珠形,花果期6-11月。
中药为博落回的根或全草。
形态特征
茎高1-4米,绿色,光滑,多白粉,中空,上部多分枝。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5-27厘米,宽5-25厘米,先端急尖、渐尖、钝或圆形,通常7或9深裂或浅裂,裂片半圆形、方形、兰角形或其他,边缘波状、缺刻状、粗齿或多细齿,表面绿色,无毛,背面多白粉,被易脱落的细绒毛,基出脉通常5,侧脉2对,稀3对,细脉网状,常呈淡红色;叶柄长1-12厘米, 上面具浅沟槽。
大型圆锥花序多花,长15-40厘米,顶生和腋生;花梗长2-7毫米;苞片狭披针形。花芽棒状,近白色,长约1厘米;萼片倒卵状长圆形,长约1厘米,舟状,黄白色;花瓣无;雄蕊24-30,花丝丝状,长约5毫米,花药条形,与花丝等长;子房倒卵形至狭倒卵形,长2-4毫米,先端圆,基部渐狭,花柱长约1毫米,柱头2裂,下延于花柱上。蒴果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,长1.3-3厘米.粗5-7毫米,先端圆或钝,基部渐狭,无毛。
种子4-6(-8)枚,卵珠形,长1.5-2毫米,生于缝线两侧,无柄,种皮具排成行的整齐的蜂窝状孔穴,有狭的种阜。花果期6-11月。
生长环境
生于海拔150-830米的丘陵或低山林中、灌丛中或草丛间。喜温暖湿润环境,耐寒、耐旱。喜阳光充足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肥沃、砂质壤上和粘壤土生长较好。
栽培技术
繁殖
种子繁殖。9月果实成熟时,割下果枝,晒干,脱粒。春播,按行距40-60cm
条播。为使播种均匀,可将种子与细土混合。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
湿润,在适宜温度内约2星期后出苗。
田间管理
待苗出齐后,间苗l-2次,株距为40cm。
病虫害防治